|
|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2025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 |
http://www.ts1069.com 2025年7月23日 來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
|
2025年上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主要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安排(2025年7月)
上半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擔當作為、改革創新,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就業
工作進展情況: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與去年同期持平。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一是就業增量政策加速出臺落實。國辦印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出臺七個方面政策舉措,明確提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階段性緩繳社保費、強化技能培訓等政策,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制定加力崗位挖潛擴容、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實施方案,細化崗位開發任務。加大金融助企穩崗擴崗力度,將小微企業最高授信額度提高至5000萬元,對個人最高授信額度1000萬元。擴大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范圍。延續實施國企增人增資政策期限至2026年底。上半年,失業保險降費率為企業減少用工成本超900億元,向81.5萬戶次企業發放穩崗資金62億元,支持培訓等促就業支出113億元。二是創業支持體系不斷豐富完善。印發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提升創業質量文件,促進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四創聯動”。三是重點群體就業支持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印發新一輪青年就業17條政策措施,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提早啟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組織實施2025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中央財政支持招募3.44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組織開展農民工穩崗就業專項行動,加強輸入輸出地信息銜接,穩定務工規模。四是職業技能培訓實效性增強。制定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的指導意見,統籌各類培訓資源,廣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滿足新質生產力培育、急需用工行業和“一老一小”等民生需求。啟動“技能照亮前程”三年培訓行動,實施差異化補貼支持,推動培訓和就業增收更好掛鉤。推出養老護理、家政、長期照護等專項培訓計劃。五是就業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印發進一步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文件,推動就業公共服務納入鄉鎮(街道)履職清單,打造常住人口全覆蓋、用人主體廣惠及、就業創業全貫通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接續開展春風行動、城市聯合招聘、民營企業服務月等活動,發布崗位4500萬人次。六是人力資源服務業加快發展。實施制造業人力資源服務支持計劃,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深化人力資源與實體經濟融合協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穩就業促就業行動,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提供崗位。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挖掘培育就業增量。抓好重點領域崗位挖潛擴容方案實施,會同相關部門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銀發經濟、夜間經濟等就業增長點。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推進以科技為支撐的青年創業、以鄉情為紐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二是支持穩定就業存量。落實落細就業補貼、稅費優惠、擔保貸款等政策,推廣一鍵申領、直補快辦。三是精準幫扶重點群體。針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失業人員不同特點,扎實推進專項行動,加大幫扶力度。四是升級優化服務培訓。加密招聘活動頻次,舉辦更多“小而美”、“專而精”招聘。扎實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五是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舉辦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支持市場機構圍繞重點群體、重點領域舉辦就業服務活動。
二、社會保障
工作進展情況:截至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71億人、2.45億人、3億人,同比均穩中有增。上半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4.53萬億元、總支出3.89萬億元,6月底累計結余9.83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一是重點改革任務穩妥推進。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平穩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穩步推進,上半年調劑資金已經調撥到位,支持基金困難省份養老金發放。研究制定領取個人養老金有關問題的通知,豐富個人養老金領取條件,完善領取方式和程序。二是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截至6月,試點省份累計參保人數1234萬人,對職業傷害特別是重大傷亡事故的保障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印發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明確用3年時間,從擴容省份、新增企業、拓寬行業3個維度分步驟、漸進式穩妥有序推進試點擴圍工作。7月1日起,新增天津、河北、遼寧等10個試點省份,滴滴出行、順豐同城、滿幫省省、滴滴貨運等規模較大的試點平臺企業。三是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指導地方做好今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從2025年1月1日起統一安排、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重點向養老金水平較低群體傾斜。扎實做好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工作。上半年,共為1479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為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費等768億元。四是社保基金管理和委托投資工作不斷加強。持續鞏固社保基金管理問題專項整治成果,扎實開展社保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進一步加大對欺詐騙保行為的打擊力度。推動有關地方認真抓好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持續健全社保基金安全監管體系,強化日常監管,保持高壓態勢。截至6月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2.55萬億元。五是社會保障卡功能進一步拓展。截至6月底,全國持卡人數達13.9億人、覆蓋98.9%人口,其中領用電子社保卡10.97億人,覆蓋77.9%人口。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穩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等改革。協同相關部門推進落實個人養老金政策措施。二是做好養老金調整工作。及時足額發放社保待遇。三是持續加大基金監管力度。持續推進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優化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監管系統,指導地方利用系統常態化開展數據篩查。持續推動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規模。研究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信息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三、人才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人才評價機制改革落實落地。支持地方探索優化博士后工作、職稱和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家工作、留學人員回國服務等。修訂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及考試實施辦法,積極推進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深入實施“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支持企業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上半年評聘首席技師、特級技師1600余人,新增取得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85.1萬人次,其中技師及以上13.3萬人次。發布17個新職業、42個新工種。二是專業技術人才工作扎實推進。啟動第三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公布揭榜領題張榜項目需求和大賽評審指標。做好留學人才回國服務工作,深入實施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啟動支持計劃、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等重點項目。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推動落實數字人才培養三年行動方案,加快推進實施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三是技能人才培養持續強化。推動技能強企,支持企業牽頭打造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持續加強培訓載體建設,會同財政部指導各地建設116家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140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推廣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技工院校產教融合。開展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增補工作,新增20個專業,7個專業方向。推進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籌辦工作,各地和有關行業部門舉辦選拔賽。組織2025年世界青年技能日宣傳活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修訂職稱評審管理規定。研究出臺養老服務師、修訂社會工作者等職業資格制度文件。加大博士后青年人才培養吸引力度。持續加強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組織博士后制度實施40周年系列活動。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開展專業技術人才人工智能通識繼續教育。二是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動“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落實落地,推進企業自主評價提質擴面。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修訂一批國家職業標準。舉辦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搭建技能展示、技能交流平臺。以“技能照亮前程”為主題,舉辦技能強國論壇。
四、勞動關系和工資收入分配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全國勞動關系總體保持和諧穩定。會同有關部門實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水平提升專項行動,督促平臺企業、快遞企業及其合作企業依法合規用工。印發勞務派遣單位等級評價指南,指導各地開展勞務派遣單位信用評價,根據評價等級實行分級分類監管。二是企業工資宏觀指導調控持續優化。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截至6月底,共有8個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發布2024年度企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信息,新增發布12個數字職業工資價位,為企業和勞動者協商確定工資水平提供信息參考。印發加大國有企業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勵的通知,指導國有企業建立健全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三是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質效提升。開展調解仲裁制度機制創新試點,健全仲裁辦案指導及監督機制,探索“人工智能+調解仲裁”應用場景。會同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四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聚焦社會保險、競業限制等問題,規范法律適用、統一裁審標準。四是治理欠薪成果持續鞏固深化。加大重點領域欠薪集中整治,依托全國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和農民工工資監控預警平臺,暢通維權渠道。上半年,公布重大欠薪違法行為1146件,將915戶用人單位納入欠薪失信名單,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1324件。以糾治各類網絡招聘亂象為重點,深入開展2025年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強企業用工指導。持續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引導企業合規實施競業限制。二是做好企業工資宏觀指導和調控。研究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三是加大調解仲裁辦案指導力度。推進調解仲裁法律政策適用指引編寫。加強仲裁疑難問題研究。四是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抓好農民工工資支付過程監管,強化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持續推動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落實和完善。
五、便民服務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高效辦成一件事”深化拓展。印發關于推動個人創業“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實施意見,規范“一次辦”服務流程,暢通“一網辦”信息系統,完善“一站辦”聯動機制,優化“一張表”申請材料,為創業者提供“一單清”辦事指引。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一件事”,推動實現工作許可的“一次申請、不見面審批、全程網辦”。不斷完善退休“一件事”,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各地整合人社、醫保、住建、衛健、公安等部門辦理的事項,推進“一表申報、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二是數字人社建設加快推進。推動人社行業領域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完善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臺及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等渠道服務功能,截至6月底,累計開通166項全國性服務,今年已服務107.93億人次,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注冊用戶總數超過5620萬人。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落實好“高效辦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二批重點清單,扎實做好員工錄用、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幫扶等事項,不斷提升人社部門政務服務質效。二是落實數字人社建設行動各項任務。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持續完善全國性線上服務平臺功能,推動更多人社服務實現“一網通辦”、“跨省通辦”。
|
關于就業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s1069.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