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久久久久,亚洲综合国产精品,母女av,免费国产视频网站,天堂网久久,国产精成人品9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董海良教授榮獲黏土礦物學會(CMS)最高成就獎
http://www.ts1069.com  2025年8月3日  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近日,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辦的第18屆國際黏土大會(International Clay Conference,ICC)上,黏土礦物學會(The Clay Minerals Society, CMS)最高成就獎(Marilyn and Sturges W. Bailey Distinguished Member Award)正式授予我校董海良教授,以表彰其在礦物學和生物地球化學領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這是中國學者首次榮獲此項最高榮譽。

  黏土礦物學會(https://www.clays.org/)成立于1952年,是一個致力于粘土礦物學(廣義范疇)、地球科學及其交叉領域的國際性學術組織。The Marilyn and Sturges W. Bailey Award 是黏土礦物學會授予的最高榮譽(The highest award),以表彰在黏土礦物學領域具有卓越科學成就的個人,評選標準是杰出原創性科研成果及其對相關領域的影響。該獎項自1968年設立以來,全球有47位獲獎者。董海良曾于2008年榮獲CMS中年科學家成就獎(Jackson Award),該獎項每年全球僅頒發一位。

  董海良本科與碩士階段分別就讀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后于美國密歇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并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他曾為美國邁阿密大學終身教授(獲杰出成就獎),擔任美國基金委地球生物學-低溫地球化學學科主任,促進了中美科學家的交流,現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早在2006年就在國內建立地質微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學實驗室,長期參與國家地質微生物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相關學科發展和建設,發表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并培養了相關領域青年人才,推動了我國在地球系統科學交叉領域的發展。

  董海良首次將 40Ar-39Ar法應用于黏土礦物定年,開辟了利用黏土礦物記錄地質過程時間信息的新途徑(Science, EPSL, GCA等);提出并驗證了微生物鐵氧化還原反應在黏土礦物相變過程中的關鍵角色,顛覆了伊利石生成必須依賴高溫高壓的傳統觀點(Science, Geology, GCA等);創新性提出礦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在地球表生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地球環境演化、污染環境治理、資源回收及醫學領域中的關鍵作用和應用潛力(NREE, NC, NRM, SA, NSR等);發現了目前已知地球陸地環境最深微生物群落的存在(NG, Geobiology等),探索了高原鹽湖、陸地熱泉、沙漠等極端地質環境微生物生存機制及元素循環過程(ISME J, AEM, EM等),為極端生物資源開發和地外生命探索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董海良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地質微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學中心主任,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負責人。目前擔任地球化學領域權威雜志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唯一主編,mLife、Geomicrobiology Journal、《地學前緣》等期刊副主編,曾擔任Chemical Geology和Geo-Bio Interfaces期刊共同主編。入選國際地球化學學會和歐洲地球化學協會會士、美國地質學會會士,榮獲國際粘土礦物學會Jackson中青年科學家獎和Bailey最高科學成就獎、國際礦物學會杰出成就獎(Medal of Excellence)、美國地質學會Arthur L. Day Medal獎。2017年發起成立中國微生物學會地質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并擔任主任委員至今,同時擔任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地表與生物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第九屆環境礦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生命起源與進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5年以來連續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在Science、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o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ional Science Review、Geology、GCA、EST、EPSL、GRL、ISME J等刊物發表國際SCI論文360余篇,總引超過24000次,H-指數82 (Google Scholar)。
 關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s1069.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